
现今,成千上万的工作者在工作中会接触到一种或者多种化学危险品,而每年大约有数以万计的新化工产品出现,其毒性是广泛存在的。化学品含有多种毒物,暴露可能会引起或导致许多对健康的严重影响,如心脏病、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肾和肺损伤、癌症、烧伤等。一些化学物质也是重大危险源,可能引起火灾、爆炸或其他重大安全事故。因此在日常生产中,必须重视工业防毒工作。
毒物:在一定条件下外来化学物质以较小的剂量即可引起机体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的有毒物质。主要包括金属、态酸和碱以二含有石油基质溶剂的其他物质。
其侵入途径为吸入、食入或经皮肤吸收。
根据毒物作用时间的长短,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亚急性中毒。急性中毒的特点是突然发病、作用时间短、可恢复效应;慢性中毒的特点是作用时间长、经常或持续发作,影响不可逆转。
作业现场往往包含多种毒物,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类型有相加作用、协同作用、增强作用和拮抗作用。根据其不同的作用类型,我们要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
为了确保化学品在工作场所的安全,必须标明关于化学品的身份信息和危险。这就要求化学制造商和进口商必须评估他们的化学物质的危险、准备标签和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SDS),并将危险信息传达给他们在下游的客户。所有的雇主都必须将工作场所内的化学危险品标签和MSDS传达给作业工人,并对他们进行关于预防化学品伤害的培训等。
标签
每个进入工作场所的危险化学品必须标示:
1.化学危险品的名称,并且必须与MSDS一致。
2.适当的危险警告和“风险”信息,标明危害身体与健康的化学物质,及包括身体器官受到的影响,如眼睛、肺部、心脏等。
3.厂家的姓名及地址,即要求“化学品制造公司”在标签上列出他们的名字和地址,以使得使用者在需要更多有关该物质的信息时,打电话联系厂家。
在危险化学品的使用过程中,使用者一定要:
1.在工作开始前阅读标签;
2.不修改或删除标签;
3.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能取代标签。
MSDS是化学品生产或销售企业按法律要求向客户提供的有关化学品特征的一份综合性法律文件。MSDS可由生产厂家按照相关规则自行编写。但为了保证报告的准确规范性,可向专业机构申请编制。
MSDS简要说明了一种化学品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性并提供如何安全搬运、贮存和使用该化学品的信息。作为提供给用户的一项服务,生产企业应随化学商品向用户提供安全说明书,使用户明了化学品的有关危害,使用时能主动进行防护,起到减少职业危害和预防化学事故的作用。
MSDS的目标是迅速、广泛地将关键的化学产品安全数据信息传递给用户,特别是面临紧急情况的人,避免他们受到化学产品的潜在危害。
化学品安全说明书作为传递产品安全信息的最基础的技术文件,其主要作用体现在:
1.提供有关化学品的危害信息,保护化学产品使用者;
2.确保安全操作,为制订危险化学品安全操作规程提供技术信息;
3.提供有助干紧急救助和事故应急处理的技术信息;
4.指导化学品的安全生产、安全流通和安全使用;
5.是化学品登记管理的重要基础和信息来源。
符合美国职业安全健康局(OSHA)要求的MSDS:
第1项:制造商和联系方法;
第2项:危险化学品组分;
第3项:理化特性;
第4项:燃烧与爆炸数据;
第5项:反应活性数据;
第6项:健康危害数据;
第7项:安全操作和使用方法;
第8项:防护方法。
我国为同国际标准ISO11014-1:1994接轨也制定了相关的标准GB 15258-2009《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规定MSDS要有以下16部分的内容:
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2.成分/组成信息;
3.危险性概述;
4.急救措施;
5.消防措施;
6.泄露应急处理;
7.操作处里与储存;
8.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9.理化特性;
10.稳定性和反应性;
11.毒理学资料;
12.生态学资料;
13.废弃处置;
14.运输信息;
15.法规信息;
16.其他信息。